常州团购一品纯鸡仔饼价格

蛋黄酥之所以能长盛不衰,跟它绝妙的口感密不可分。那刷了蛋黄液的金黄色表皮,微微裂开的酥皮,少许黑芝麻点缀其中,能勾起你强烈的食欲。一口咬下去,就能看到那层次分明的酥皮结构,一层一层包着红豆沙,最中心的是流油的咸蛋黄,色泽红润香气十足。酥脆中带有柔软,清甜中带有咸香,蛋黄的油润弥补了外皮的干涩,能让你的舌尖为之兴奋无比。新鲜出炉的蛋黄酥代工外表是极为酥脆的,但是放置一段时间后酥皮会变软,类似于广式月饼的回油,但是它不会像广式月饼的浆皮那样柔软。如果你想让它变回酥脆的口感,只需再次用烤箱烘烤一小会即可。

原料:油皮:中粉140克水55克糖粉15克黄油65克。油酥:低筋面粉110克安佳黄油55克。内馅:红油豆沙240克自扒咸鸭蛋黄12颗。步骤:1、粉类过筛油皮原料混合揉匀用保鲜袋放一旁松弛30分钟。2、油酥制作:低粉过筛与软化的黄油混合放保鲜袋松弛30分钟。3、蛋黄事先用食用油泡2小时,喷高度白酒入180度预热好的烤箱烤5分钟左右,要观察不要烤出油来了就好了。4、趁着面团松弛的功夫将豆沙馅分成12份,按成一个窝状,放上一颗蛋黄,不要全部包满留一点空隙。5、松弛好的面团均匀的各分成12份。6、用油皮包裹油酥,收口朝下,用手按扁,用擀面杖由中间分别向上向下擀开,由上向下卷起3圈的样子。再由第一个开始进行二次擀卷,同样手法擀开卷起,松弛15分钟左右。7、拿起一个擀卷好的面团在中间按一下,使2端向上翘起。用手把不规则的边缘向中间收拢再按扁成圆形。

苏轼有诗云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”,意思是点心的外形如同月亮一样,而内馅中有香甜的酥油和麦芽糖,个人觉得这句诗用来描述蛋黄酥也挺恰当的。提起蛋黄酥,就不得不先说中式酥皮点心,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,到了北宋后期已经开始出现很多专门制作酥皮点心的作坊了。后来到了清朝,民间流行将点心进贡皇室,使得酥皮点心摇身一变,成为了进贡宫廷的御用点心,从此蛋黄酥厂家开始发展起来,这类点心在群众中流传更广了。中式酥皮点心有明酥、暗酥和半暗酥之分。明酥顾名思义,就是酥皮点心的层次可以从外表直接看出来,比如螺旋酥、荷花酥等。暗酥则是外表看不到层次,需要切开酥皮点心,才能看到里面的起酥层。蛋黄酥其实属于苏式月饼中的一种,如今以它的受欢迎程度来说,已经是中式点心中的王者地位了,其对于华人的意义已经远超月饼的范畴。

在制作酥皮点心时,水油皮与油酥的比例至关重要。不同种类的酥皮点心水油皮和油酥比例不尽相同,要求层次多的油酥比例要调高一点。通常油酥占水油皮的重量为50%-100%不等,我们制作蛋黄酥采用66%的比例,也就是水油皮和油酥的比例为3:2。油酥比例太低,则酥皮层次不清,没有酥松的口感。如果油酥的比例太高,虽层次明显,但是不易操作,而且容易漏酥。蛋黄酥最常用的内馅是红豆沙,可以自己制作,也可以使用市售的。自制红豆沙的香味十足,甜度可控,但是制作耗时,而且保持期短。市售的红豆沙使用方便,保质期较长,品质也很稳定。多说一句,目前市售的红豆沙很多都是没有添加剂的,我们可以放心使用。你可以将红豆沙换成别的你喜欢的馅料,比如莲蓉、绿豆沙、芋泥、枣泥等等,这些馅料与豆沙馅的特性非常相似,香甜软糯富有口感,能与咸蛋黄完美地搭配在一起。

关于猪油、红豆沙和咸蛋黄的制作与挑选注意事项:第一步需要熬猪油,熬出好猪油不论是买原料还是熬制都是有讲究,原料要选择猪板油,不要买那种肥肉五花肉之类的。第二步准备炒豆沙,自家吃原料还是要准备好的,尽量买有机红豆,太古糖,食用油。第三步如何选择咸蛋黄:很多人会选择真空那种一包一包的咸蛋黄~或者说自己腌制的咸蛋黄。我认为都不太好。一包一包那种常州一品纯鸡仔饼不新鲜也就算了还不好吃,很咸。水油皮宁湿勿干(水量一定要足),而且团购一品纯鸡仔饼要揉到能拉出薄膜的扩展阶段,对比两次,发现猪油是最容易揉出膜的。揉完松弛30分钟,松弛期间要做好保湿,干燥天气加多一条湿毛巾。油酥面团:对比两次,也是用猪油比较容易揉成团!油酥只要成团就行,盖保鲜膜松弛30分钟,干燥天气加多一条湿毛巾。

一、酥油皮擀压时破皮漏酥。原因分析:1.水油皮面筋不足;2.面团太干没有延展性;3.擀卷层次太多。解决方法:1.要将水油皮面团揉至8成筋度,能拉出非常薄的膜,可以清晰看到指纹的状态;2.适当增加水油皮的含水量,并注意防止表皮风干;3.不要将面团擀压太薄,卷的层次不要太多。二、蛋黄酥烘烤后内馅爆裂出来。原因分析:1.豆沙馅含水量较多;2.收口没有收好;3.烘烤温度过高。解决方法:1.自制豆沙馅容易出现这个问题,在制作时要将豆沙馅炒得稍微干一点;2.包馅时收口一定要收紧,然后要充分静置;3.适当降低烘烤温度。三、蛋黄酥表皮有裂纹。原因分析:蛋黄酥的层层表皮非常薄,烘烤时体积膨胀就会被挤破,有少量酥皮裂纹是很正常的,这样看起来更吸引人。解决方法:如果你希望表皮完好,刷蛋黄液时可以刷厚一点,或者用全蛋液代替蛋黄液。